剛剛開始接觸礦標或水晶的時候,沒什麼頭緒,看到喜歡的、美的就買。那時身邊玩礦的朋友非常少,幾乎沒有。記得,剛接觸的礦標或水晶是捷克隕石。這種玻璃隕石偏偏又貴,而在市場上,又是最多偽造的。有些時候,你可以看到店主的櫃檯擺放著幾顆20多克的捷克隕石。見多了,了解多了,才知道這麼大顆的都是博物館級的,不可能出現在【民間】上。那時有位朋友說,我需要帶青色的水晶,比如像這種隕石,就這樣在新加坡某間水晶店,花了大概300塊錢,買了以下這顆。看看這顆【捷克隕石】的紋路與表面非常光滑,很像琉璃一樣。
可能吸取了這次的經驗,覺得在海外網購的商店,所購買的水晶或礦標會比較真實,因為這些都會有大家的評語等等。不過,我也在其中一次裡,中標了!這回買了紫黃晶的【工藝品】。其實,那時我在收藏礦標的年齡還很小,沒見識過真正的紫黃晶原礦,就這樣買了,而且店主還寫著Real Ametrine。這個Real is not real。當收到貨品時,拍一拍照片,也發給了幾個朋友看,異口同聲地說是假的。那麼我就回覆了那個店主說,怎麼做生意不老實之類的短訊。過後,店主也退還了錢,我也沒再追究。而這顆紫黃晶,也成了我在收藏礦標的【成年禮】。我相信一些收藏家也會刻意收集這種有趣的【標本】吧,將來作為教育的題材。
網絡上的信息都非常重要,看多了就知道四周各地最新的人造礦物技巧,以及如何採用人工處理來偽造礦物的信息,比如加熱、養晶的種種技巧。無論如何,如果真的想收藏礦標或水晶的話,必須要帶有【被騙】的心理準備,所謂的經一事,長一智的想法。
以下就借用台灣朋友茶包的貼來介紹一些偽造品吧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tonexp/photos/?tab=album&album_id=431735213511137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